大概根缘于不愿意轻易尝试改变的性格,一直以来,我都是极其害怕离别的人。
高中毕业是我第一次感受长距离的分别。带着对家人朋友的不舍奔赴到陌生的城市生活几年,后又带着对初出象牙塔的惶恐地返回家乡。几年间的来回往返,反倒觉得,这种在空间上可控,甚至可以被习惯的离别感,好像也没那么让人厌烦。
相比于此,时间上的离别,就要难处理得多。
卡片笔记法,泛指称为Zettelkasten(德语),Slip-box(英语),卡片盒,卡盒笔记等一系列名称。是由德国作家Sönke Arenas(申克•阿伦斯)的书 《How to take smart notes》所介绍的笔记方法,叫法并不重要。
我在本轮疫情封控期间(10.10-11.30)开始了解并尝试使用卡片笔记方法来新增和重构过往的笔记,疫情的封控即将结事,想来卡片笔记法的初尝试已让自己颇有收获。故将此期间使用卡片笔记的整理和总结的内容分享至此,本文就是在使用卡片笔记衍生的卡片写作法的基础上完成。算是一个小小的总结,欢迎留言讨论。
已经是被封控的第19天,
偶尔会看到一些粗暴防疫的流传视频。
想到吴思在《潜规则》中提到一个**「合法伤害」**的概念。觉得贴切,便在此分享。书中如此说道:
合法地祸害别人的能力,乃是官吏们的看家本领。这是一门真正的艺术,种种资源和财富正要据此分肥并重新调整。
2019年5月前,我还租住在离公司不远的小公寓里,靠北设计的小房间里,没有阳光,也没有厨房,幸运的是,也没有疫情。那是我还单身时租下的,已习惯了宅,照不到阳光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,也没觉得自己做饭是什么必须掌握的技能,更不可能想到,半年之后,会有一场近乎影响全人类生活轨迹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。